2022年8月8日,在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曹光华,合肥市发改委创新与高技处处长陈思,合肥市经信局医药处副处长佘涛,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青山,北京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雅迈特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郑玉峰,安徽启迪副总经理、启迪新基建产业集团副总裁刘润成的见证下,合肥经开区管委会与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签署落地协议,共同推动安徽省生物材料及其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博雅迈特致力于引领先进材料及其诊疗技术在口腔领域研发和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公司由长江学者、北京大学郑玉峰教授发起,聚集了包括资深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等在内的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团队,主要围绕纳米晶材料、可降解材料、生物活性技术、亲水表面技术、增材制备技术等方向开展医疗器械转化和产业化工作。
签约仪式前,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青山代表主办方为本次活动致辞。李青山指出,经开区在省药监局、市发改委、经信局等相关部门指导和关心下,正在加速引进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型医疗器械等项目,目前已集聚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博雅迈特口腔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即将投入使用,经开区将继续围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和医疗器械等方向,联合产业资本,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争做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排头兵。
同日,还举办了合肥市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产业化沙龙。本次沙龙聚焦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探索新发展格局下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创新之路,与会嘉宾们共商战略、共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区域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助力。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雅迈特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郑玉峰带来题为“金属生物材料——新方向与新技术”的主题演讲。郑教授从生物材料发展历程切入,指明了传统医用金属材料在形成医疗器械产品并进入临床时所暴露出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包括增加手术次数、不能较好与身体结合、应力屏蔽等问题背后的材料学原因,并提出下一代生物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医疗器械在临床中的表现应是可吸收并具备生物活性,能够帮助身体自愈,基于这样的目标,材料科学的发展将会为植入医疗器械产业带来核心推动力,所以,应该有更多的材料科学家深入到产业中,为产业带来全新变革。
在沙龙上,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曹光华从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临床评价思路、临床试验、医疗器械创新、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概况、安徽省药监局“双招双引”政策等方面为与会嘉宾解读医疗器械法规变化及产业促进相关政策。
创谷资本合伙人刘路以“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策略”为主题,从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和体外诊断角度出发,与在场企业家分享创谷资本在医疗器械行业投资策略经验。刘路表示,当前国内大型医疗设备是“进口替代”的主战场,要重点关注“卡脖子”核心零部件及符合精准诊疗发展方向的创新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要关注临床未满足的需求及个性化、微创化诊疗方案;同时要聚焦高增速及新型技术细分赛道,关注产业链上游关键原料及产品组合。
有方医疗创始人朱磊带来题为“医疗器械创业的四三二一”的主题分享。朱磊对比分析了传统医疗与精准医疗在应用场景上的差异性,并从技术、团队、商业、用户四种成熟度,技术、模式、应用三种创新,价值、增长两个假想以及一个生命周期出发,为与会嘉宾分享医疗器械行业创业经验。
颐昇医学创始人程怡带来“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硬核支撑’——专业服务平台”主题分享,为与会嘉宾解读医疗器械上市前策划、研发、生产、检测、临床各阶段中面临的整体策略制定、法规标准识别、法规标准解读、供应商筛选、供应商评价、生产过程管控、摸底测试、整改方案、数据来源、方案制定方案执行等需求。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科教处处长毛芸芸,合肥海恒集团副总经理、合肥海恒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振兴,合肥经开区投促局生物医药中心主任廖光友,合肥经开区投促局生物医药中心潘孝宇等嘉宾也出席了本次活动。